
欢迎您访问江苏中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针对新能源配储、共享储能及大型地面电站的高适配性需求,我司开发2.75MVA/3.45MVA组串式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,以“高灵活、高可靠、低成本”三大核心优势,成为储能场景升级的优选方案。
一、场景为纲:精准适配共享储能与新能源配储需求
新能源配储的核心矛盾在于“电池簇差异大、调度灵活性低”,而共享储能则要求“多机协同、快速响应”。本产品通过模块化架构+标准化接口设计,完美破解两大场景痛点:
• 新能源配储场景:支持1500V/2000V DC系统电压,兼容磷酸铁锂、钛酸锂等多类型电池簇(单簇容量500Ah~2000Ah),可精准匹配不同光伏/风电场的容量需求;
• 共享储能场景:单机2.75MW/3.45MW功率等级,支持多机并联(最多16台),总容量灵活扩展至44MW/55.2MW,满足电网侧“顶峰填谷”“一次调频”等高频调度需求;
• 大型地面电站场景:适配500MW+光伏/风电基地,通过“变流+升压”一体式交付,缩短施工周期30%,降低土建与电缆成本15%。
二、技术破局:从“可用”到“好用”的三大核心优势
1. 高功率密度,适配更大容量电池簇
区别于传统集中式PCS“大电流、低电压”的设计瓶颈,本产品采用三电平NPC拓扑+碳化硅(SiC)功率器件,开关频率提升至10kHz,功率密度达350W/in²(较传统方案高40%)。这一特性使其可适配更大容量的电池簇(单簇容量最高2500Ah),减少电池簇数量20%,从源头降低电池并联环流风险(环流降低至<0.5%额定电流),延长电池寿命10%~15%。
2. 单机独立运行,系统可用率提升30%
传统集中式PCS若单台故障,需整机停机检修,导致储能系统可用率降至90%以下。本产品采用组串式架构,每台一体机独立对应一组电池簇(1~2簇),单机故障时仅需隔离故障单元,其余电池簇仍可正常充放电。实测数据显示,系统年可用率从90%提升至98.5%,单站年增发电量超200万度(以100MW/200MWh电站为例)。
3. 标准化设计,全生命周期成本(LCOS)降低25%
通过“核心部件标准化+生产流程精益化”双轮驱动,本产品在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:
• 部件通用化:功率模块、控制单元、通信协议均采用标准化设计,批量采购成本降低20%;
• 运维便捷化:支持热插拔更换,单模块更换时间<30分钟(传统方案需2小时),年运维人工成本减少40%;
• 全周期降本:结合低损耗(效率≥98.5%)、长寿命(设计寿命15年)特性,全生命周期LCOS较传统方案降低25%,经济性优势显著。
三、性能夯实:从“稳定”到“智能”的进阶能力
• 高可靠性设计:支持110%过载能力(持续1分钟)、45℃环境不降额运行,搭配IP54防护与智能温控系统(液冷+风冷复合散热),适应高原、沿海、极寒等多复杂场景;
• 智能协同控制:集成光纤环网与IEC 61850-9-2通信协议,支持与BMS、EMS系统毫秒级交互,可精准执行“削峰填谷”“调频调峰”“虚拟惯量支撑”等高级功能;
• 安全防护升级:内置电池簇级保护(过压/欠压/过流/温度监测),配合快速关断技术(故障响应时间<2ms),将热失控风险降低至ppm级(百万分之一)。
储能场景升级的“通用引擎”
2.75MVA/3.45MVA组串式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,以“灵活适配、高可靠、低成本”的核心能力,不仅解决了新能源配储“适配难”、共享储能“协同难”的行业痛点,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储能系统向“高效、智能、经济”方向进化。无论是大型地面电站的规模化应用,还是共享储能的灵活调度,该产品都将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“电力路由器”,为“双碳”目标的落地注入强劲动能。